学校风采

聚焦课堂写作教学 探索初小衔接路径

发布日期:2025-04-08   来源:陆婕   

近日,在417教室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初小衔接写作教学教研活动。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各推荐了一节写作课并在课后进行了交流探讨,学校语文教师全体参与。该活动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马园根校长、周洲副校长全程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黄浦区教研员张莉老师应邀而来,精准扼要地点评了两节课并对写作教学初小衔接的路径畅谈自己的看法。

小学部吴炳君老师经验丰富,引导巧妙,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节实验报告写作课准备充分,教学环节层层相扣,从听说读写四个层面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中部陈攻萍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游记写作,她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同学们作为学校开放日的迎宾员带朋友参观校园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游记写作的兴趣。马园根校长对吴炳君老师课堂赞赏有加,鼓励更多的老师学习吴老师精心设置教学环节和巧妙进行课堂引导的教学智慧。陈攻萍老师年轻且热爱学习,她虚心表示要向吴老师多学习,并认真听取各位老师的建议,用心反思课堂教学,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成熟型智慧型教师。周洲副校长对学校开展初小衔接写作教学的活动背景和愿景进行了真诚且深入的交流,他希望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立足时代要求,不断改进教学,群策群力,共谋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积极助力。

张莉老师结合两节课例围绕三个话题“如何小初衔接?课例出发的小初衔接得如何?小初衔接的价值?”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写作教学要充分重视学情,要了解小学和初中不同阶段对相似写作话题的不同要求。以游记写作为例,小学生在四年级已对游踪、描写重点景物和组材进行训练,那么初中的游记写作侧重点就要有区别,可以在选取标志性建筑物、多角度描写、在景物描写中渗透情感等方面深入思考或训练。这才能体现出小初之间的衔接,展现双新背景下对学生高阶思维训练的学习态势。  

其次,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特质,充满智慧地予以点评或引导。比如吴老师课堂上始终能不断有效重复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学生边互动边记录关键词语,既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又帮助学生更形象准确地描述实验过程。而在陈老师的课堂中,一名学生对六楼楼梯和墙面上的绘画印象很深,老师便可以及时追问学生:这些绘画作品和外校有何不同,它们能够为学校带来怎样的氛围,这些画作和生活、时代又怎样的关联等。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把学校特质和现有生活甚至时代发展密切关联起来,有深度,有广度,且富有逻辑性。

面对张莉老师的点评,初中语文教研组长桑凤英老师谈了一下自己的感受:张莉老师的讲座逻辑性很强,且紧扣两位老师教学案例当场点评,借此来谈写作教学指导和小初衔接,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多角度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对自己学段的写作教学要求了然于心,也要对小学阶段甚至高中阶段相关的写作教学要求有所了解,只有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开展教学,才能做到教学目标有侧重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充实的一下午很快过去了。此次初小衔接语文教研活动的开展,是探索,也是合作。中山学校作为九年一贯制,在初小衔接的探索上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本次活动是写作教学初小衔接探索之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今后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将会一如既往,秉持初心,努力前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