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观摩两节校公开课后,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齐聚三楼中书阁会议室,开展了以“初中语文单元视野下的学习任务设计”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研讨的背景如下:近年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开展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立足课程视角要求将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进行分解,并逐层转化为年级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将课程目标贯彻于教学、作业、评价等各环节中。要求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加强模块或主题的整合,揭示单元、章节中各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双减背景下,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除了需要教师有单元教学设计的意识,还要将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由原有的“你问我答”的满堂问转化为一个个板块的学生活动。
有了理念、目标,必须有行为跟进。但一线老师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初中部语文教师在当天下午开设了两节公开课:周欣老师在七6班进行了文言文教学——《咏雪》,李伟老师在六3班进行了散文教学——《灯光》。为了给同仁提供有效的研讨内容,两位老师都用心准备:研读各种教学资料、观看空中课堂、试讲、反复修改教案与课件。
《咏雪》是选自《世说新语》一篇短文,周欣老师的教学板块是从文学常识进入,学生听朗诵、读课文、疏通文意(两人合作先互相翻译、随后全班交流逐字逐句的翻译、再以接龙形式解释关键词),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本(聚焦“咏雪”,先了解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随后围绕“咏雪”,分析人物表现;最后品评两个比喻的优劣;欣赏了“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引出“咏絮才”的说法),最后学生读背全文。
周欣老师任教的七6班的学生资质大多一般,课堂最初的学习氛围不是最好,学生可能是不适应公开课的氛围,有几位在回答问题时犯错或失语;周欣老师面对学生的种种不如意的表现始终淡定从容,她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回答,温婉地指出其中的不足,鼓励学生“你们平时比今天的表现好”、“有没有疏漏”,引导学生察觉发言中的不足进而完善。随着课堂的推进,学生的自信心开始增强,思维活跃起来,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提升。《咏雪》是讲述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气氛融洽;课堂里,师教生学,其乐融融。
《灯光》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大部分老师虽然教过,却不那么熟悉。李伟老师的教学板块是从难词的解释开始,接着学生根据时间、地点分段,教师带领大家概括段意并板书,随后学生根据板书与部分关键词进行课文复述,在明确课文多次提及灯光这一特点后聚焦“灯光”,品读灯光背后寄寓的情感,分析几处灯光之间的联系,明确课文取名“灯光”的原因及灯光的多重含义。最后借助地图,将《七律》、《狼牙山五壮士》、《灯光》进行整合,明晰革命队伍从红军到八路军到解放军的壮大过程,充分感受先烈们忠贞不渝的爱国之情。
李伟老师任教的六3班学生大部分有较主动的学习积极性,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学的进度推进很快。但在借助板书与关键词进行课文复述部分,一些同学反应出组织语言的能力不够,学习比较僵化、思维不灵活。李老师将单元的三篇课文在内容与情感上进行了整合。但课堂的气氛大部分时间比较紧张,或许因为这是一篇红色散文,但也可能是师生的心态都不够放松。
研讨活动在桑凤英老师的主持下开始。
研讨会上,教研组长桑老师代表语文组教师肯定两位老师的认真备课,为大家提供真实、扎实的课堂,又指出在双减背景下,有效课堂是提升学生能力的主阵地。市教研活动中关注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是对所有老师教学上的一个方向引领。
桑老师一席话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一时间,会议室热闹起来。
李伟老师首先发言。她说自己的课虽然反复推敲,但总觉得一节课无法完全把文章的精华传递给学生,最后只好删减部分,才有现在的结果。而以单元设计及学生活动的要求看,自己只能算完成了部分,对内容的单元整合有,而写法上就顾及不上了。毕竟只有一节课,空中课堂可是两课时才完成。她说,很想知道已经上过这课的老师是怎么处理教材的。
老师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老师提供了的新资源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并真诚畅谈自己备课前将该资源和空中课堂结合起来的收获。有的老师提醒大家回顾不久前市教研活动中体现的教学思路,并就《灯光》设计问题链和大家进行交流。还有的老师强调要关注《灯光》作为自读课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并设想了自己教学本课的主要思路……
讨论不断深入,大家深感交流的必要。虽然初中部语文教师只有一位入职不到三年,其余教师都经验丰富,但面对全新的教材(部编教材)、全新的要求(双减背景),要胜任语文教学工作,的确需要群策群力,才能共同进步。
会议的气氛如同“谢太傅的寒雪日内集”般智慧碰撞,又有“灯光”般的指引作用,相信语文组的未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