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黄浦区教育学院课程研究中心组织并开展“聚焦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建设”主题教研活动,并创新教研活动形式,采取网上签到和实时互动模式,各中学拓展型课程组长和一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学习活动。
这次活动主要目标是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和领会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立足点,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一体化构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践体系。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各学段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确定启蒙教育、认知教育、认同教育、自信教育的目标,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教育内容序列。进一步了解和利用区域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类的校本课程。
多年来,黄浦区开设了一系列有悠久历史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如大同中学的《优秀传统文化十讲》、《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格致中学的《越韵悠悠》,以及黄教院附属中山学校的《陶艺》、市十中学《版画》、市八中学《古钱币探索》、市南中学《刻画生活》等课程。本次活动内容有两项,第一项是案例分享与交流,第二项是个案分析与研讨。储能中学的苏慧老师介绍了区优秀传统文化“微共体”的建设工作。大同中学的宋士广老师分享了“说名道姓”特色课程建设的心路历程。格致中学的杨敏老师畅谈了“越韵悠悠”特色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他们的交流分享让参与活动的教师深受启发,加上本次活动的实时互动研讨,老师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对参与校本课程建设有了新的思考和展望。
黄浦区是上海市提升课程领导力推进区域,现在已经进入第二轮。提升课程领导力重要的落脚点在于教师,其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前瞻性思考非常重要,教师们把握时代脉搏,发挥个人兴趣特长,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建设学生喜欢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