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市区德育工作的2015年工作要求,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两纲”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探索创设“让学生在成长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得到成长”的育人环境,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主体精神与积极情感,提升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开展具有时代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德育工作。
主要工作:
一、做好德育各项工作打造文明幸福校园
1、创建文明有序校园环境
(1)开展2015年“六个一”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
开学初在全校学生中进行系列安全教育:一门安全教育课程;一次应急疏散演练;一次识险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学习训练;一次安全隐患查找;一次消除安全隐患记录;
(2)开展温馨教室的评比,营造班级幸福软环境:开展“幸福在校园”主题幸福方案评选活动
(3)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学习,以《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上海市小学生行为规范》和《黄教院附属中山学校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为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和点滴坚持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增强学生校园生活成就感和幸福感;
(4)创设文明有序校园,小学部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示范员评选,初中部和小学高年级学生设立校值勤中队执勤,对学生走廊奔跑等不安全行为实行温馨书面提醒的措施,保障校园文明有序,为学生幸福学习生活打造良好的环境;
(5)继续实行教师校园执勤岗制度,建立一只行政执勤、党员志愿者值勤、中午教师楼面值勤和放学家长志愿者的队伍,定时定岗,避免二期工程开工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2、以见习教师基地和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为依托,推进班主任培训工作
依托见习班主任培训基地,进行新上岗教师和集成熟班主任教师的结对工作;鼓励和引导青年班主任参加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促进全体班主任教师共同发展。
3、建立新型家校联系纽带
(1)召开新一届校家委会会议,公示学校收费工作,征得家委会同意。召开新生家长会、毕业生家长会、青春期家长会等不同类型家长会,并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促进家长学校的建设。
(2)倡导在每一个班级中建立教师和家长的微信群,通过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微博、飞信或QQ等多种形式,增加家校沟通的紧密度和频率,促进学生身心良好发展。
4、关工委工作
(1)召开学校关工委工作会议,研讨相关工作;
(2)结合区“文文明明幸福行—黄浦区小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聘请校关工委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区幸福小使者比赛。
5、特别学生教育及帮困工作(1)关注特殊学生教育,继续做好区德育课题《控制学生情绪发泄有效途径的探究》的解题工作,上报区预控生名单,建立特殊学生档案,从过程和细节上管理和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
(2)做好学生助学券的统计工作,落实学生营养午餐工作,并填表造册,依照上级精神落实各项补助和减免费用。
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估学生幸福指数
继续推进以学科教师“学期评语”和班主任“学期综合评语”为重点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好新入职教师的综评培训工作;做好学期学校综评具体工作计划,并以书面形式告知教师和班主任。
7、小学部特色活动——活动中感受幸福
本学期继续开展中山特色活动——第五季中山达人秀。小学部各年级组为不同年龄段的同学搭建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show出别样的风采,师生欢聚一堂,增进沟通,使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幸福快乐。
二、推进体卫艺科心理工作,提升学生幸福体验感受
(一)体育:在学校现有条件下,盘活资源,执行“三课、二操、二活动”的要求,安全有序,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并在校园网上公布“一小时”活动方案,迎接各级对“一小时”工作的督导检查。
1、加强体锻活动内容建设,每个年级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学段特点的活动内容。完善阴雨天和雾霾天室内体锻建设内容。
2、开展体育节活动,以团体趣味游戏活动来展示班级体育风采和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开展小型冬季长跑运动,提升学生御寒抗寒能力。组织好三年级游泳课程工作,向合格率90%努力。
3、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10月中旬完成所有学生体质监测数据上报工作。
4、充分利用少体校资源,做好乒乓、游泳、足球等运动队的训练工作,推进传统体育校建设。创建“一校一品”工作,继续开设足球、射箭、乒乓等与少体校联办的体育社团,为打造特色社团夯实基础。
5、做好组队参加区学生田径运动会工作,组队参加市、区学生阳光大联赛的趣味游戏、跳踢、乒乓、足球等比赛,力争好成绩。
6、由于学校场地缩小且都是水泥地,在平时的体育课及体育活动课中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卫生:重点抓好防病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
1、医教结合加强健康教育专题教育工作,开展防艾、肥胖、防近等专题教育,做好学校防艾教育自评上报工作。继续在三年级开展-被动按摩眼周穴位项目,控制学生关键年龄段近视新发病率。
2、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掌握学生既往发病史、传染病史、意外伤害史、特别禁忌,家庭联络方式等。做好学生意外伤害防控处置工作,及时救治或送医院,作好家校沟通。
3、做好凭证入学查漏补种接种工作;做好学生乙肝疫苗、麻疹、流感疫苗、精白破、流脑疫苗的告知和接种工作。
4、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和健康体检、体质监测工作。完成学生体检、视力测试工作,做好汇总。配合眼防所作好各项调查和矫治工作,完成各项调研问卷,统计学生健康数据。
5、做好因病缺勤的访视和记录工作。发生学校传染病疫情后及时传报,及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并积极配合各部门防治工作。
6、做好红十字工作、校园禁烟、无偿献血等宣传工作、做好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工作、食堂环境、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检查。
(三)科技:开展科技节和科技社团建设,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1、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继续推进垃圾分类项目建设和绿色校园建设。
2、开展“放飞绿色梦想”科技节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参加市区科技节比赛活动,提升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意能力。
3、依托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资源优势,充实、拓展无线电、Scratch软件编程、生物环保等科技特色项目。
4、选送教师参加“2014中小学英才科技辅导员培训”,提升教师科技创新项目指导能力。
(四)艺术: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1、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上级关于学生艺术素养测评和学校艺术教育测评工作
2、开展特色社团和艺术社团建设工作。继续加强“三团一队”建设。本学期学校非洲鼓乐团与行进打击乐队都要招收一批新学员,在取得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新旧队员交替、保持乐队持续有效的发展。积极为学生创设艺术实践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切身的提高与受益 。
3、本学期在一至八年级中开展“缤纷校园 艺海拾贝”——校园美术作品创作主题活动。根据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在美术组内课题《美术作业多样性设计实践研究》的引领下,由各年级美术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在美术课堂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五)心理
关注学生和教师心理,提升学生和教师心理调适能力。
1、夯实学校心理活动特色,辐射学校作为区级心理指导分中心的作用。继续隔周中午开展晓霞姐姐FM广播;开展小小咨询师活动;编辑印发心视界心晴小报。开设主题心理讲座:班主任心理讲座,普及青少年心理诊断相关知识,以及相关辅导技能和转借注意事项等;小学部开设学习心理讲座,初中部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
2、开展学生心理测试,做好个别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本学期继续为部分学生开展SCL90测试,将其归入学生心理档案。依据相关测试结果,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以及辅导。
3、做好学校青春健康家长培训总结工作,并将经验和成果尽可能多地辐射到区域层面。
(六)城市学校少年宫
城市学校少年宫秉承学校“自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