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让课堂常教常新——记黄教院附属中山学校初中语文组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   

20141016,秋阳灿烂,金风送爽。黄教院附属中山学校初中语文组全体教师迎来了无锡市江南中学的三位同仁,共同开展了本次的教研活动,在真诚开放的交流互动、思想碰撞中度过了充实的一天。

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上午听课、下午评课两个议程。在上午的听课环节中,段乐春老师为本校七年级学生开设了一节写作研讨课,桑凤英老师则面向八年级学生开设了一节阅读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下午老师们齐聚会议室进行评课,大家对这两节课分别予以点评,并就其中的一些细节和两位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其中,江南中学的教研组长范凤娟老师评价上午的两节课上得很实在,是两节纯粹的语文课。老师的写作指导课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设计了多个教学环节来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她通过教学生画维恩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发散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面对写作“无东西可写”的困局面前跨出了一大步。老师的课则紧紧扣住文章标题中的关键词“消逝”一词来设计教学流程,以理解文中数据运用和品味带有情感性词句作为课堂教学重点。这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精心设计了相关学习活动,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这些活动引导着学生真正沉浸于文本,完成了深入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的教学目标。

除此之外,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邓彤老师也参与了本次活动,他不仅对上午的两节课堂教学予以了精要中肯的点评,还对各位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困惑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对“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研究”这一话题结合实例做出了详细回答和真诚建议。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之所以上出了语文味儿,又能给听课老师带来比较新鲜的感受,和两位老师对文本对学生的研究是分不开的。老师的一句话“只有用研究的方法去教书才会常教常新”,引起了在场老师的强烈共鸣。因为这句话既是对在座老师的勉励与指导,也道出了他三十多年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真知灼见。

下午四点半,本次教研活动结束,但留给老师们的很多很多,一个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多可尝试探究的实践方向摆在了老师面前。祝愿语文组的老师们能在实践和研究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中享受到更多的欢愉,获得更多的成长!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