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教院附属中山学校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常规
一、 总体原则
1、 以二期课改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群体的和谐发展与学生个体的主动发展为宗旨,设计课堂教学。
2、 充分显现小班教学优势,使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位学生的“阳光”教育,把更多的机会给予更多的学生。着力运用“合作”、“分层”、“互动”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 在知识教学中要倡导“播种知识”,在技能教学上倡导为思维而教,教会思维;在情感教学上倡导在实践中体验与感悟。
4、 要充分体现各学科特点,按学校有关“减负增效”的规章,实施有效教学。
二、 备课常规
1、 备课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两周一次教学研讨。
2、 要明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策略。
3、 设计好“学习单”和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多媒体、白板运用等)。
三、 上课常规
根据二期课改理念和小班化教学特点,教师授课坚持“五要”。
一要精心设计“学习单”
“学习单”要求:
l 根据学科特质,设计“学习单”,每堂课有“学习单”一至二份。
l 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学习单”。
l “学习单”中对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对小组合作式学习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明确指明个人行为或是小组行为)。
二要有导入——阶段小结——总结
1、 导入要求:
l 根据学科的特质设计课前练(3—5分钟)。
l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3分钟(做到情境中激趣、问题中激思、活动中有体验)。
2、 阶段小结要求:
l 课进行中的阶段小结应体现教的指导功能(侧重学法指导)
l 阶段小结应对全体学生学习的情况作客观评价,对学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作解释。
3、 总结要求:
l 充分体现“结课”功能 复习巩固(让学生强化记忆,承前启后)
l 归纳概括(让学生知识系统化,画龙点晴)
l 拓展深化(让学生掌握重点,延续问题的探讨、指导课外拓展性作业)
对拓展性作业的说明:文科类学科可布置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拓展知识性作业、社会实践报告,以查询资料为主,包括“背景”、“小资料”等;理科类学科可布置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课件制作,实验小制作等的相关原理解释及动手演示。
对常规作业的说明:不能只重布置,为做作业而做。教师要有预见性,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预先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启发。
三要师生互动
互动教学旨在改善人际关系,实现师生平等,开发课堂交往潜能,形成形式上活泼、积极探究与思维深化的教学格局。
1、 师生互动要求:
l 教师要承担设计各种互动模式、开展合作学习;实现个体、小组、班级学习的有机结合,时间为20分钟,保证让每位学生有1分钟的发言机会。
2、 生生互动要求:
l 生生互动的形式有组内、组际、班级集体交流、互查、竞赛等。
小组活动:小组成员明确角色职责,根据组长的安排各司其职,并做好记录。老师每周检查记录本,并做批阅、记录。
生生互动要合作互助,资源共享。
3、 人境互动要求:
l 创设情境、优化环境,使环境成为表现学生学习的物化世界。
四要讲究教学艺术
1、 语言要求
l 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性,使用亲近型、激励型、期待型语言(如:
“棒极了”、“你真聪明”、“你的见解真独道”、“试一试,你能行”、“再试一下,你将是完美的”等),并赋以手势、眼神增进语言的感染力。要倾听、引导、鼓励学生的交流发言,不随意切断学生的交流发言。精心设计小结、总结等归纳性语言。
2、 教师的空间位置要求:
l 教师要设计与每个学生等距离的空间位置,站立空间,对话时尽量与学生保持
五要进行教学评价
1、 教师要适时、适度把握好评价的导向、激励与发展功能。
2、 教师评价,可采取多元评价,即听、说、读、写、算、操作方面都要有评价。
3、 学生评价,可采取组内评,或接受他组评,评出最佳个人;学生之间还可集体评,互批互评,师生交互评,评出最佳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