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受国家汉办孔子课堂和学校的派遣,学校的两位教师带着整整一大箱的教学用具,带着黄教院附属中山学校师生的友谊,跨越半个地球,来到英国开展为期3个月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推广和中英文化交流工作。
远在异国他乡,不仅承受着内心的寂寞,气候和饮食也是难以逾越的坎儿。多变多雨的天气,让人无所适从;顿顿土豆汉堡,也使来自美食王国的她们日渐消瘦。但是两位老师一想到肩上的责任,就暗暗为自己加油鼓劲,互相勉励。在英国期间,她们为盖茨黑德市的圣·爱丹斯教会学校和圣·玛丽小学教会学校开设了书法课、手工折纸、剪纸、印染、泥塑、中国结艺、中国烹饪等一系列中国文化课程的活动。
英国的学生对学写中国名字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两位老师根据中国象形文字的特征,帮助他们记住自己名字的书写方法。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或柔美,或力度,各具韵味。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她们圆满地完成了两所学校600名学生用毛笔字学写他们的中文名字的任务,并将学生书写的汉字作品,拼贴成两条巨龙展示出来。在工作的间隙,学校的教职员工也纷纷写下她们的英文名和她们的孩子、丈夫等名字,连圣安丹的副校长给她们的工作信件中也要求帮助书写几个中文名字。他们的倾情工作,在英国引来一阵中国名字的风潮。英国朋友对中国汉字的喜爱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引以为傲。
在英国期间,正逢中国的“端午节”,强烈的思乡情让她们经常暗自垂泪。忙碌的工作绝对是一剂良药:向八年级的10个班级共300名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 “Dragon Boat Festival”,还教授折纸龙舟的技能。一天上5节课,每课一小时,除了午餐短暂的休息时间外,其余时间都在教学。但望着孩子们完成作品后脸上洋溢出的笑容,她们的疲劳顿时消失殆尽,那份民族自豪感足以冲淡对家乡的思念。
三个月的英伦之行,两位老师不仅传递精巧美妙的中国汉语言文字,还通过一系列中国文化的课程活动展示传播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让英国的学生了解更多中国的文化元素和传统技能,在中英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桥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英国朋友说中国语言,会中国技能,爱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