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开放日> 学校介绍> 课程教学> 正文
课程教学

精益管理,提升课程品质,优化教学效能

 

我校以“精益思想下的精细化管理”为核心,满足学生的需求,适合学生的需要,低成本高效益,“学生为上,效益为先”。在教学工作中,加强课程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开拓视野,关注能力培养和专业素养提升。以培育“思维开阔、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指导思想,推进课程建设,提供可自主选择的多样化课程,不断提升课程的思维品质。通过学校实践特色课程群的整体建构和实施,培养学生具有实践认知的知识技能、具有实践创造的意识能力和具有实践出真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衔接的办学整体优势,凸显办学特色。

一、课程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内容

1、基础型课程

国家规定的基础型课程,突出实践教育对学科的渗透,深入挖掘基础型课程中所蕴涵的自主实践资源,努力使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建立联系,提供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而且促进学科领域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2、拓展型课程

根据我校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实状况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学校确定了“学科知识”和“综合实践”两大拓展领域,建设了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的潜能而选择的包括学科学习拓展类,科技发明探索类,学习、生活技能类,体育技能类,报告、讲座类,艺术类,活动类等七大类型多种形式的“菜单课程”。除部分分科发展的拓展课程为限定选修外,其它主要为自主选修。

3、探究型课程

创新实验室、物理创智园、自然创智园是我校为主动策应新课程改革而建立的特色实验环境,为学校课程的建设尤其是探究型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在这些实验室中进行的各项课题或专题(项目),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倡接受与体验、研究与发现、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特长和今后的发展目标,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报名参加,经指导老师选拔确定成员名单。

自选探究型课程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探究小组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指导教师的选定、探究主题的确立均由学生和教师经双向选择加以确定。根据课题的内容和性质,还配备图书馆、电脑房实验室等专用教室,保障学生实验、查询资料、制作课件的需要。

 

二、教学

(一)加强过程管理,落实教学“五环节”

在日常教学实施中,学校始终关注“五环节”的落实,要求老师们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教法要“活”,手段要“新”,作业设计要“精”批改要“快”。

备课:以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为主要形式进行联合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负责人,有计划、有主题、有内容、有记录地开展备课活动,强化对教材的“研”和对教学对象的“琢”。上课:在课堂教学环节,学校要求教师每堂课必须有准备,有实践,有反思,不断改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要求实验课必须按要求上足。目前,学校每个教室都已经安装希沃设备,极大地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同时,学校还为部分学科购买各种教学软件,配合教材使用,提高课堂效率。作业:学校要求备课组严格把关作业的质量,要求年级组严格统筹作业总量,鼓励老师每学期改进和用好“学科训练手册”,提升作业效能、实现减负增效。辅导:每个年级组有针对性的开展资优生与学困生的课后辅导。评价:学校重视鼓励性评价,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分析具体知识点的得失,分析到人,并设计好跟进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能

近几年,学校鼓励教师探索微课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以“微课”形式呈现碎片化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同时,组建以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为龙头的实验教师团队,积极参与微课制作,并邀请专家指导审核,开展微课评比,目前,学校已经建立初具规模的优质微课资源库,供学生对照自己的需求,弥补和巩固学习内容,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学校先后建造或改建了创新实验室、心理室、美术室、舞蹈房、陶艺室以及书法室等专用教室。以学生为本,从课程角度重新设计定位,让环境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三)开展校本教研,注重教学研究

学校总结历年来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经验与成果,依托教育学院的全方位指导,借住学校骨干教师沙龙平台和青年理科工作室,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校本教研,各教研组和备课组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每学期各教研组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并设计一学期教研组研究主题或研究方向,如:初中写作过程化中有效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探究平行线被折线所截问题,初中低年级英语听说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基于DIS系统的初中化学实验系列设计的实践研究,基于课标的小学英语中高年级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等。

(四)构建保障体系,促进教学质量

学校紧随课改的脚步,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严把课程实施的方案关、组织关、制度关、实施关、资源关、评价关,不断在探索中完善,在完善中总结。在每学期初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和学科特色主题活动,在每学期末对照工作计划检验落实情况,完成工作小结。在作业方面,学校规范了各学科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求,教导处每学期两次进行全学科作业检查,并将作业检查结果与教师进行反馈,纳入每学期的绩效考核。在教学评价方面,学校每学期分年级组或教研组组织不少于两次的质量分析会,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Copyright 2008 上海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鲁班路618号 E-mail:zhongshan@hp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