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纵横

课程与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17-05-03   来源:   

    课程与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建立课程与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基本保证。通过课程与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实施,将教学思想提高、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结果评价统一起来,实行民主管理,强化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全员参与和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水平与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切实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实现课程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全面实施学校的素质教育服务。
 一、备课:
1、开学前教师要备好新学期两周的课,对教师提出了“精备”课的要求,其中精备课至少三节以上。
2、 教师认真学习学科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教案中体现对教学方法设计和不同层次学生实施不同指导策略。
3、 通过“备教材”强化对教材的“研”,通过“备学生个案”完成对教学对象的“琢”,通过“备教学组织的空间形式”落实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以材定教、以生定教”,真正实现用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
4、 同一备课组在集体备课完成预案后,教师应根据本班情况或跟进课的反馈情况对预案进行针对性修改。
二、上课:
1、两分钟预备铃教师应准时进入教室,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眼保健操时,该课的任课教师要到位负责、督促学生。需到专用教室上课的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引导学生有序的进入教室。
2、 教师应按学校规定的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准时上课,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中途不得擅自离开教学岗位。
3、 普通话授课,教学语言准确、清晰、条理清楚,具逻辑性。板书工整、设计精要,板图简洁,图文结合。
4、 倡导启发式、谈话式、讨论式、探索法、实验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师生双边活动。积极开展不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充分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有机进行德育渗透。
5、 充分利用挂图、标本、模型等教具的使用。大力推广应用投影、录像、录音、幻灯、多媒体软件等电教手段和动态教学途径,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
6、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使学生停课。对课堂上发生的学生思想、行为等问题,任课教师应做好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7、 教师需临时调课,应至少提前一天到教务处申报和批准,凭调课通知单,由教务员进行调课。未经教务处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调课、私自调课。因病、因事或特殊原因请假,教师必须告之年级组长,由年级组长上报教导处,安排代课教师,全校教师都有代课的义务。
8、 强调“小组和个别化教学”——引导教师努力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辅导,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巧妙地结合、交替使用、优势互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
9、 强调“注重教学角色的多向转换”——实施“互动式”教学,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平等合作的学习网络。大力营造师生关爱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尊重每一个发言者,时而作为问题的提出者,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平等聆听的求知者,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使学生在健康的心理气氛中自主快乐地学习。
10、强调“注重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并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作业:
1、按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合理控制作业量,难度要适当,严格杜绝惩罚性的重复的布置。
2、 对学生应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独立、规范、正确、整洁、按时”。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作业方法,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3、 教师应及时、认真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对作业中的错题,要求学生订正。
4、 学校不定期对作业进行抽查,了解作业量、学生完成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等情况的信息反馈。
5、 教师有责任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缺补差,并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
6、 教师重视课后学生的反馈。在作业布置上,强调质量,将作业分必做和选做两个部分,必做题体现在基础要求,是共性的内容,选做题体现分层要求,突出对学生个性的扶植和培养,使作业能够分层与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提倡自主性、实践性和活动性作业。
7、 对于作业的批改,提倡以教师批改为主、学生的自批、互批为辅。强调教师每天有一定数量的面批、面改、面谈,尤其对班级中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大的关注。
四、考试与成绩评定
1、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能力诊断,由教导处组织,备课组长做好命题工作。
2、期中期末考试,一般由教导处组织命题,语、数、英、物、化一般采取交叉或流水阅卷。
3、 学期、学年成绩按如下标准计算:学期成绩:平时占 30%,期中占30%,期末占40%;学年成绩:第一学期占 40%,第二学期占60%。学年成绩不及格要补考。各类结业考,力争达到95%~100%的合格率,30%的优秀率。
4、 学期结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班级学生成绩登记表(大表)的每门学科成绩应由任课教师完成登记。
五、命题
1、命题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科特点。基础知识覆盖面要广,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达到全面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应用操作水平。
2、 命题采用《命题设计双向细目表》,试题分值分布合理,难易搭配科学,题量、容量均适中,切合学生答题实际。
3、 命题应渗透二期课改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试题新颖,具有一定独创性,杜绝不负责任的抄袭、拼凑卷。
5、 卷面整洁、规范,不使用手写命题,要求命题试卷为电子稿,并配备预估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6、 试卷出毕后,由出题教师交教研组长审定,教导主任批准,对不合格的试卷要返回重新出题。
7、 《中山学校教师命题质量评价表》主要由各教研组长填写,并送交教导主任签字,再将评价结果通知出题教师。
8、 评价通过后的合格试卷存入教师教学档案及试卷库。
六、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开设二类课程及业务进修:
1、教师应加强业务进修,主动承担科研课题和科研论文、教学经验总结等。
2、完成每学期规定的听课与开课的指标。教师听课不少于8节,教研组长不少于12节,教导主任不少于12节,校级领导不少于15节。
3、 教师每学年应主动申报开一节及以上教学公开课,在新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先填写教学公开课申报表,经教研组长签字同意,最后由教导处审核,教师开展教学公开活动。开课教师在课后上交公开课教案、课件及教学反思到教导处。
4、 公开课原则上在本教研组活动时间内开设,以保证本组教师听课。
5、 听课教师要提前到教室,遵守听课课堂纪律,并完成“课堂教学评价记录表”。主动填写好“听课记录”本上的有关内容。
6、 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的公开课应起好教学导向和示范的作用。
7、 新教师在带教教师的帮助下,每学期要完成两节以上的公开课。
8、 教师每学期至少命一份试卷,并填写命题细目表,认真做好考后质量分析和讲评。
9、 结合教学实践或教改实验成果,写有关教学方面的论文。
10、原则上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需申报一门拓展课或探究课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