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花絮

重点学科建设可追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发布日期:2009-12-12   来源:   

  重点学科建设可追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段乐春

        年纪不算小了,工作时间不算短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瓶颈”在哪,“短板”在哪,需求在哪。我也曾经多次跑书店、图书馆,想多看一些书,但总有一个困惑:在知识海洋中,在资源海洋中,我疲于选择,难于辨别,什么书对我的专业发展最有价值?什么书让我看了最获益?带着这种深深的困惑,我将目光投向了高校。今年暑假我有幸成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育硕士。我以为只有聆听大师课堂才能让自己丰实起来。

        暑假里,早上830始至晚上830止长达12小时的在校时间,甚至是室温高于40°C,我非但没感到疲惫,反而觉得时间太短,所学东西太少。多想脱产读书,但只能限于“多想”。上专业课期间,郑桂华老师(绝大多数基层语文教师的偶像)轻轻地问我们:现在关于学习的一个热门词汇是什么?来自上海各个区县及江浙等发达地区共90多人的语文教育硕士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来。老师只是轻轻地告诉我们:学习共同体。这个词汇是来自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大家可以去看看。随后,大家即以高涨的热情将此书买得断货。没时间看书,我就利用乘地铁的时间咀嚼这吨精神大餐。我又以为,只有多看好书才能让自己丰实起来。

        我沉浸于《静》中。《静》一书的作者佐藤学,日本人,教育学博士,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美国教育科学院外国院士,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著有《美国课程改造史研究——单元学习的创造》等。(翻译李季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组负责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专家。2002年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已第5次印刷)。在日本,他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20多年。在学习班中他推进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学校里他推进构建教师之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在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方面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他提出了未来学校的形象——“学习共同体”,从内部推进对学校进行的改革。佐藤学先生在为《静》书中文版所写的序中将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称之为 “静悄悄的革命”。他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 “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作者用最有效、最形象、最贴近的魅力语言把教育学的理论简洁化、具体化、实用化。书中深人浅出地阐述了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旨在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本书中的许多观点和案例,如: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学校如何实行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佐藤学先生一直在积极地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他坚持20年每周去各地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访问、观摩。因而他发现:“没有哪一个教师和其他教室飘逸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与校长、教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问题,“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并从与一线校长、教师的密切接触中,使自己的 “研究和实践获得了有力的支撑”。他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他说:“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在与一线校长、教师的密切接触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得了有力的支撑”。他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他说:“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师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

        佐藤学先生用小老师的话:“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地学习。” 这句话点明了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在于学生,作为教学四要素之首的学生理应成为教学的主体。佐藤学先生旗帜鲜明地反对“悬在半空中的主体神话”,认为它“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这无疑是把准了目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病脉: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单纯注重课堂的活跃热闹,忽视学生个性化的静态思维过程和情感表露,揭示出“在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活动或内容无关的、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的欲望”的病灶。

        怎样把学校变成 “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创造以 “学”为中心的教学?佐藤学先生认为: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他在书中谈到: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即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互相欣赏的学习。也就是说,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种理想在学校的实施中变成了现实。佐藤学先生认为“今后的教学,显然应当从大一统的传授型方式中蜕变出来,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从而将教室创建成为“润泽的教室”,即新型的轻松自如的师生关系。教师全身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产生一种心心相印的情感共鸣式的教学环境。佐藤学先生所描述的课堂是相互倾听的课堂,是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是千方百计促进生生、师师、师生交往的课堂,是所有教师都能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的创造性的课堂;佐藤学先生所描述的学生、教师、家长是一个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之间是“合作性同事。”他们的课堂是向全体家长、社区人士、全体同仁开放的,他们个个都上公开课,既接受同事批评帮助,又进行教师集体的合作研究,是“互惠学习”

        佐藤学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如今教学改革的软肋: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公开日常的教学,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不怕别人给你指出不足,有了建议,有了方向,改进会更有成效。让我们努力改变,从打开教室的大门开始,从敞开身心、接纳异质的未知开始。不仅领导、教师走进课堂,家长也走了进来。佐藤学先生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要让学校转变,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在学校建立起教师间公开授课情况的校内教研体制;第二年,提高研讨会质量,以授课方式和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以学生和教师有目共睹的转变为依据,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正式规定下来。通过如此三年的教研活动,学校就可能成为一所像样的学校了。”

        读到此,我对我前面提到的“以为”、“又以为”,我动摇了。佐藤先生以20几年的探索、日本教育以20几年实践,无可辩驳地告诉我,“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充分受益,不仅让个体丰实,更让集体成功。于是我联想到语文组正在开展的重点学科建设。佐藤学建议的一年时间,语文组的老师们只用了一个学期的努力,就开放了他们的课堂,语文组内每位老师都能随时走近进其他人的课堂听课,建立了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教研制度。语文重点学科建设正处在建构“学习共同体”的初级阶段。接下来,重点学科建设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评课也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不应像过去那样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这些都是思维方式的改变。这两点是语文组接下来应好好考虑的焦点。至于向家长开放课堂,可能还有段较为艰难的路要走,可以作为教研组的远景发展规划考虑。

        让我们朝着佐藤学提出的“润泽的教室、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交响乐团式的教学”的“学习共同体”目标迈进。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