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花絮

人文素养——教师不可或缺的特质

发布日期:2008-04-25   来源: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代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那位年轻的蔡芸芝老师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是像我们一样教自己的学生唱歌、跳舞、读诗,排除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纠纷,而这就足以让她在自己的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永久的美好记忆。
    也许是作为老师的缘故吧,有时候,我也会回想留在自己记忆深处最喜爱的老师,想探究一下他们究竟是在哪些地方曾给了自己深深的感动。还记得他们面对学生茶余饭后的说古论今,白宣上飘香的笔墨丹青,篮球场上奔跑跳跃的潇洒动作以及明月清风下的管弦丝竹。所有这一切,不是语言的最好言语,不是说教的最好教育,却能终身难忘。
    透过这些生活的表象,归纳一下这些老师的共同特点,我发现,他们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始终表现出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无限关爱的思想倾向,这种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人文素养。
    作为当今的一名教师,我们感到身上的负担越来越大,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是圣人,柴米油盐、喜怒哀乐也一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教师也会犯错误,也有自己的脾气。可是,教师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因为我们面对的是身心正在成长的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春雨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人格的成长就会在具有丰富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实际上是一种灵魂的缺失,它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因此,追寻人文精神的回归,是我们教育的当务之急,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学识底蕴、儒雅风度以及对事业与学生真诚的热爱。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教师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或许会改变教师的形象与内涵,但是,作为教师的特质与应该拥有的形象内涵是不能改变与流失的,这就是教师的人文素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王尚文教授曾这样描述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当前的教师,看大地看得多一些,看天空看得少一些。,这句话体现的是一种深沉的忧虑。其实人文素养和我们距离并不遥远。孟子说过:“吾善养浩然之气。”在孟子看来,人可以通过“浩然之气”,从而将内在的世界扩展开来,将人性中本有的善心贯注于整个内在生命。至于这种“气”的来源其实很简单,通过博览群书就可以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更可以在此基础上培育出健全人格和远大抱负。
    也许我们只能平淡生活于每一天,也许我们的身边总是纠缠着诸多无奈,但只要我们走进经典,阅读经典,就有可能让我们从事自己最平凡的工作的时候,能始终带着一颗思考的头脑。波恩,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却以“还有什么是可以希望的呢?”的发问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深深的忧虑,蔡翔的一篇《底层》像一帖清醒剂,让阅读的人都不由得思索自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思索什么是真正的贫穷和富裕。当然《教师人文读本》一书中让我心灵震动的篇目绝不止于这些。当你的心灵一次次接受着洗礼,当你的思考一天天丰富起来,当你对学生的关注离他们的心灵愈来愈近时,那么你的人文素养其实就在不停地提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哪怕是一条长流不衰的小溪,也能给人一种畅快灵动之感。优秀的书籍很多,那都是人类思想的宝贵精华,作为一名教师,也许除了多读点书,多点思考,多做点实事外,才能在充满诱惑、纷繁热闹的世界中不断荡涤我们的灵魂,为自己、为学生保持一块洁静的精神家园。
桑凤英
20084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