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花絮

教师民族精神——为学生打开的教科书

发布日期:2008-04-25   来源:   
     作为一个有着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我对德育工作情有独钟。前一阵子,结合“两纲”教育,我拜读了于漪老师主编的《教师民族精神读本》一书。由此对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感触颇深。
从大的方面来讲《教师民族精神读本》一书从六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我们这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风貌,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根源,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延续的血脉、发展的动力、崛起的支撑、挺立的基石。从小的方面来讲,细看《教师民族精神读本》一书,有的内容是非常熟悉的,有的内容已经淡忘了,只是粗略地接触过,却没有细细地品位;有的内容竟是全然不知,中国的历史文化是那样深厚,我们所了解的只是沧海一粟。
身为教师的我,在阅读《教师民族精神读本》一书时,自然而然地会把教师应有的品质、内涵与素养都列入到教师精神中去,而教师精神我想也应该是民主精神的一个正要组成部分。因为从广大教师身上涌现出来的那种忘我工作的精神也是具有民族特质的精神。
    我是一位普通的教师、共产党员,从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学生就走进了我的心里,也填满了她的心。
在我的教师岁月里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向学生传授爱,并通过学生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因为爱和阳光、雨露、空气一样,是维持生命的必备元素,只有让爱充满孩子的心灵,学生才会健康成长。如对学生进行责任心、友爱心、同情心、孝敬心、宽容心、互助心的“六心”教育,提倡同学们多关心身边的人、多为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坚持做到“七不”,即不向家长告状、不挖苦讽刺学生、不与学生在班里正面冲突、不直面迎撞难以解决的学生问题、不给学生冷面孔、不说自己做不到的话、不把难堪与困惑留给学生。为此,我曾经不顾自己的病痛,将一名与社会团伙混在一起,品行不良的学生从犯罪的边缘拉了回来;我曾经不顾自己的身体虚弱,将一名从家教中心转来的学生天天带在身边,使他有了明显的进步,最终考取了理想的学校;她曾经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为了教育一名自私、散漫而又傲慢的学生,一次又一次找他谈心,设计各种方法使他融入集体,苦口婆心终于有了汇报,一天放学后,这个学生第一次把自己的手与老师的手握在了一起;我曾经在自己最悲痛的时候,为了教育一名没有父爱、缺少母爱的学生,一次又一次走访学生的家长,做通了他们的工作。我想,德育工作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不仅要做学生的工作,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不仅要做好校内的工作,还要做好家庭和社会的工作。因为我的工作信条是:“教育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培养最优秀的人,还在于培养天天有进步的人”。
    这也许就是我诠释的教师民族精神。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传授专业知识。以前我们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注意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在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方面就显得比较单薄,这就导致我们可以成为合格教师,可以成为优秀教师,但想成为顶尖的教师就会碰到瓶颈。为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效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人文方面的知识,因为当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基本达标时,真正拉开差距的是背后的人文素养和其它素质。
    《教师民族精神读本》一书多方面提醒了我,在这繁华而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一件事,那就是要经常读书,这样人才不会忘记自己还有思想,还有精神。让自己在读书中保持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精神的自由,让自己在读书中尽情地享受,让自己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一份独立和清醒。
    光荣、艰巨的事业需要伟大、坚韧的精神。我们虽然不是教师圣人,但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求真、向善。教师职业的特性,客观上规定教师必定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是学生的楷模。教师通过教学和日常与学生的交往,必然携带和传递着他们的价值观。教师的道德人格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因此,无论我是否愿意,无论我是否自觉,教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这部教科书总是为学生打开着的。
沈霞萍
20084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