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花絮

《我的教育信条》遐思——若水的教育

发布日期:2008-04-25   来源:   
     近来偶读《教师人文读本》中教育先驱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心中颇有感慨,特别是他提出要把儿童当做人,尊重人,尊重孩子们成长的生理心理规律。不免掩卷沉思,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而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格影响人格,情感激励情感的过程。
    其实中西教育观有很多相通相近的地方。正如古人云:上善若水。“若水”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一个人修养的最高评价,古代,对水的描述为:水有“五德”,自己流动,并能推动别人前进的是水;不断探索自己前进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时,能以百倍的力量克服通过的是水;以自己的纯洁洗清他人的污浊,能容清纳浊的是水;从水变成雾,变成冰,变成雪,变成云,其本性不变的是水。真正的教育若水,厚德载物而又不露痕迹。
    教育若水,至柔至刚。"不是锤的撞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学生如同一块富有棱角的原石,如果我们用硬碰硬的方式去撞击学生,那会使学生的棱角更突出,更锐利,容易伤害到他人,最后自伤。如果我们用水般的柔情和温婉投入到学生的每一个罅隙,用爱心的刷把去洗涤学生思想中的污点,那么我们的教育必将扬起绿色的风帆,荡起欢快的双桨,驶向成功的彼岸。
    教育若水,善变轻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育万物,却不事张扬。人文教育也应该像水一样富有变化,水无定形,教无定法。赏识有度,责诃含情。教如严父,爱如慈母。言谈之中,交往之间,有春风之温,有夏日之识,有秋月之朗,有冬霜之严。不拘成规,应时而变,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要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教育若水,至情至意。村上春树有这样的诗句:"鱼儿对大海说,你怎么看不见我在流泪,而大海对鱼说,我感觉得到,因为你在我心里。"教师要有大海般的心胸,把鱼儿——学生始终放在自己的怀里,包容学生的错误与缺点,原谅学生的无知和鲁莽,容纳各种各样的鱼,才会更斑斓更富有。少些冷漠,多些温情和激情;少些约束,多些交流和探究;少些苛刻,多些鼓励和赞美。真正的爱是想方设法去体验学生的真感觉,教师要学会“期待”和“等待”。
    教育若水, “水滴石穿”。水让人叹服的不是它的力量,而在于它的目标专一,坚持不懈。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人文教育也是如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一个良好的习惯、一个细微的改变开始,日久天长,必见成效。注意从细微之处,以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为题材大做文章,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人文精神。
    教育若水,分流渗透,梯度管理。面对全体学生把管理的目光投放到每一位学生身心上,不忽视每一个暗区与暗点。对一些"顽固"学生,"常用药"可能药力不够,必须下"猛药",加大教育深度,进行"专业化"教育,用"滴水穿石"的功力和"黄河咆哮"的威力进行洗心教育。
    教育若水,源源流动,无论位置的高低,无论躯体的宽窄,它最终以平等自由的方式去填充每一个凹陷。红肥绿瘦,树长草短,生命在它那儿没有贵贱之分。教育的宗旨正在于造福于全人类。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并实践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好教师从不嫌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师生同位线上,以平等、民主、合作的方式进行对话与交流,特别是在教育学生时,不要故意摆威风,与学生长时间过不去,也不要作神秘的缄默,更不要做虚伪的友好!无论各种情感活动会发生多少变化,都必须保持坦率与诚恳的沟通。
    教育若水,贵在独立自由,自己流动,并能推动别人前进的是水,不断探索自己前进方向的是水。如果一个教师只是上课跟着铃声走,用同一本教材、考同一张试卷、照顾一个标准,充其量只是一个娴熟技术的教书匠。当一名教师思想,行为,教法都被有条不紊地控制起来,那么他的作用只是螺丝钉。时间久了,教师习惯于盲从奴性,必然转而对学生灌输这样的盲从奴性,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作为担负青年前进航向的人,必须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具有独特的方法、自由和独立的精神。有时反思比热烈的喊口号更有必要。
    真正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提高品位。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水样无痕。
    教育是辛酸而又幸福的,“想想忍不住要哭,想想忍不住要笑”,这就是教师生活的真实,我们正视它又永远摆脱不了它,形成了生命的缠绕,教育事业的价值正在于此。我相信,在与孩子们交往中,教师以自身的一种品质、一种态度、一种情结面对孩子们时,给孩子一种熏染,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感动,一种无可名说的感悟。教育如涓涓细流,锲而不舍;教育如滔滔江河,波澜壮阔。无论平缓还是激烈,教育都永不停息地奔腾向前,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浪花,呈现出"惊涛拍岸"的气势。
李岱维
2008年4月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