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组工作小结
本学期二年级组工作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指导,以行为规范的养成为基本途径,加强年级组建设。我们结合学校教导处、大队部等部门的工作,根据在开学初所制定的年级组工作计划,在各位年级组老师的共同配合努力下,充分调动年级组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现将本学期主要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同心协力、和谐相处
本年级组教师,平时在本职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如一。
二、 以德为首,齐抓共管。
教育以德为首。德育工作是搞好其它工作的重要基础。年级组的老师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积极创建健康、和谐、向上的良好级风、班风。开学初,我们就确定了从狠抓学生在校行为规范教育做起,以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以此带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为了保证此工作落实,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各班以行为规范为突破口,在以管理约束为特征的行为规范养成活动中,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管而不僵。通过这一教育活动,我们年级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各项管理、工作也在处于良性发展态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心灵驿站的开放,
1、加强各项常规建设
规范各项常规建设:做到专时专用,午间“阳光体育”活动、班会课常规教育等都能认真开展。结合学校大修,各班同学在
2、结合学校重点课题研究,切实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
(1)激情明理──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愿。如为了让学生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结合古诗教学“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养成良好就餐习惯。
(2)行有所依──建立一整套科学、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规范
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制定了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系列性的养成规范内容,这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规范是否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合乎本年级学生实际,是养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如果规范大而空,当然可操作性差,养成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养成靠督促──建立班级检查制度
每个班级建立适当的检查制度,长期督促、检查学生遵守规范的情况,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课间通过行为规范示范员的督查,更有助于学生文明休息。
(4) 奖优促差──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各班级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了“我最棒”等评比活动。学生得到的星越来越多,就与良好行为习惯越来越近。评比活动深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活动践行——检验习惯达成情况
活动是形成和检验良好行为的有效手段。利用好国庆节、教师节、老人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自己的养成行为,检验养成效果,寻找在良好行为习惯中人们所给予的赞赏和肯定,感受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队员情操的目的。
3、积极开展“留份温暖给他人 做一个有爱心的小学生”爱心德育课程教育
(1)结合教师节的到来,组织学生制作贺卡,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情。
(2)结合重阳节,了解重阳节的来历,知道重阳节的习俗,向长辈表达感恩之情。
(3)平时,教育学生互相帮助,关心同学,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4、加强对小干部的培养
本学期,各班进行了小干部改选,开展“我的岗位我做主”班级岗位行动,学生各自认领班级小岗位,明确自己职责所在,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强了服务意识。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1)各班班主任坚持家访,切实做好家校联系工作,特别要重视并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
(2)联系教育实际,认真开好开学初和期末2次家长座谈会。
(3)组织“家长志愿者”执勤工作,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以上是本学期年级组工作的总结,一学期来,虽然二年级的学生在行为养成方面有所进步,但学生之间还是存在差距的,如何使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个二年级老师继续努力的。相信我们每位二年级的老师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所悟所感,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工作。
张武萍
本学期二年级组工作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指导,以行为规范的养成为基本途径,加强年级组建设。我们结合学校教导处、大队部等部门的工作,根据在开学初所制定的年级组工作计划,在各位年级组老师的共同配合努力下,充分调动年级组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现将本学期主要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同心协力、和谐相处
本年级组教师,平时在本职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如一。
二、 以德为首,齐抓共管。
教育以德为首。德育工作是搞好其它工作的重要基础。年级组的老师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积极创建健康、和谐、向上的良好级风、班风。开学初,我们就确定了从狠抓学生在校行为规范教育做起,以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以此带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为了保证此工作落实,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各班以行为规范为突破口,在以管理约束为特征的行为规范养成活动中,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管而不僵。通过这一教育活动,我们年级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各项管理、工作也在处于良性发展态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心灵驿站的开放,
1、加强各项常规建设
规范各项常规建设:做到专时专用,午间“阳光体育”活动、班会课常规教育等都能认真开展。结合学校大修,各班同学在
2、结合学校重点课题研究,切实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
(1)激情明理──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愿。如为了让学生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结合古诗教学“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养成良好就餐习惯。
(2)行有所依──建立一整套科学、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规范
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制定了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系列性的养成规范内容,这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规范是否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合乎本年级学生实际,是养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如果规范大而空,当然可操作性差,养成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养成靠督促──建立班级检查制度
每个班级建立适当的检查制度,长期督促、检查学生遵守规范的情况,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课间通过行为规范示范员的督查,更有助于学生文明休息。
(4) 奖优促差──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各班级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了“我最棒”等评比活动。学生得到的星越来越多,就与良好行为习惯越来越近。评比活动深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活动践行——检验习惯达成情况
活动是形成和检验良好行为的有效手段。利用好国庆节、教师节、老人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自己的养成行为,检验养成效果,寻找在良好行为习惯中人们所给予的赞赏和肯定,感受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队员情操的目的。
3、积极开展“留份温暖给他人 做一个有爱心的小学生”爱心德育课程教育
(1)结合教师节的到来,组织学生制作贺卡,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情。
(2)结合重阳节,了解重阳节的来历,知道重阳节的习俗,向长辈表达感恩之情。
(3)平时,教育学生互相帮助,关心同学,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4、加强对小干部的培养
本学期,各班进行了小干部改选,开展“我的岗位我做主”班级岗位行动,学生各自认领班级小岗位,明确自己职责所在,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强了服务意识。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1)各班班主任坚持家访,切实做好家校联系工作,特别要重视并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
(2)联系教育实际,认真开好开学初和期末2次家长座谈会。
(3)组织“家长志愿者”执勤工作,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以上是本学期年级组工作的总结,一学期来,虽然二年级的学生在行为养成方面有所进步,但学生之间还是存在差距的,如何使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个二年级老师继续努力的。相信我们每位二年级的老师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所悟所感,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工作。